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室内空气治理了,装修完房子后要先考虑下房子是否要空气检测下,是否存在装修污染,这些污染虽然看不到但危害不亚于毒品。
经媒体报道,现在建材市场上销售的许多打着防治装修污染、清除甲醛的产品,实际上原理绝大多数是表面“封闭”而非“分解”,只能把有害物质暂时包裹在板材等污染源中。据说,像甲醛一喷灵只是在家具表面形成一层涂膜,把甲醛等有害物质暂时性地掩盖起来,这层膜一旦出现问题,甲醛等有害物质就又会释放出来,成为家庭暗藏的“定时炸弹”。
报道一出,室内环境治理业内反响强烈。国家室内环境协会就以“甲醛清除品是定时炸弹吗”为主题,召开了一场专家研讨会。科研院所、高校、环保产品生产厂家以及部分消费者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。他们发表了许多意见,认为因某种产品夸大效果而否定整个产业,有失偏颇。
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,甲醛、苯及苯系物、氨气、氡、总挥发性有机物(TVOC)是当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五大污染源。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、活性炭、光触媒、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,这些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,消费者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,可以起到一定效果。例如:新近从国外引进的光触媒技术,对重度污染治理见效快,此类产品对甲醛去除效果为80%左右,对苯、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在80%以上;臭氧技术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理室内空气的一种常用、安全的物理方法,适于中度、轻度污染,对甲醛去除效果为40%左右,对苯的去除效果在90%以上,对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在50%左右。
宋主任指出,室内污染猛如虎。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“煤烟型污染”和“光化学烟雾型污染”之后,现代人正进入以“室内空气污染”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。由于某些建筑材料不过关,在我国建房热潮中产生了触目惊心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。据统计,我国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约在11万人次左右,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元。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。
据权威市场调查结果显示,北京不少市民家庭在新居装饰装修后,选择通过委托监测了解污染状况的占11%,选择委托专业室内环境治理公司治理或者自己购买产品治理的占27%,还有7%的市民通过法律维权,5%的市民采取更换家具等措施——几项合计超过50%,表明北京市民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。
为规范室内空气治理,凡在国内承担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工程的单位,应持有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颁发的《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证书》,“室内环境治理员”也已被列入国家劳动保障局正式向社会发布的65种新职业之一,今后室内污染治理人员也将持证上岗。
随着一系列国家标准、行业规范的逐步推出,如此意义重大且朝阳的室内环境治理产业,经历由新生概念走向成熟市场的蜕变。在经历了这一过程之后,相信室内环境治理产业将造福一方且越做越大,越做越好。